新能源汽车的精密测量与质量控制是保障安全和性能的关键,科学仪器如何发挥“标尺”作用,成为校准“机器的眼睛”!5月20日,卡尔蔡司联合多位业内资深专家为你解密!
当全球车企加速驶向电动化与智能化,一条隐形的“质量生命线”正贯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每个环节。 从动力电池的毫厘之争,到激光雷达的纳米级精度,再到车身缝隙的极致均匀——新能源汽车的每一次进化,都离不开精密测量与质量监控技术的托底。
在动力电池的材料研发阶段,扫描电镜(SEM)可以分析正负极材料晶体结构,识别锂枝晶生长倾向,X射线衍射仪(XRD)用于检测电解液杂质含量,避免电池微短路风险;电芯制造过程中,激光测厚仪能够实时监控涂层厚度波动(±1μm),确保活性物质分布均匀;电池包集成验证过程中,三坐标测量机(CMM)用于检测模组安装孔位精度,避免螺栓预紧力不均导致热失控。
北京工商大学1239.36万元采购旋光仪,电导率仪,生物安全柜,离心机,紫外分光光度,原子吸收光谱,...
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西潞街道办事处本级478.52万元采购VOC检测仪
Nature子刊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的单细胞糖基识别与定量检测新方法
SPRi技术综述东北大学赵勇/王琦团队: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研究进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