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“兵王”王忠心:妻子“笑话”只长胡子不长职位退役后过得如何
时间:2025-06-06 07:13 点击次数:96

  实弹演习即将开始时,“重量级”武器却突然发生了故障。面对突发情况,旅总工程师陈永军迅速做出了决定,立刻召来了导弹部队的“兵王”王忠心。没想到,王忠心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,就解决了困扰专家们近一周的难题,确保了演习的顺利进行。

  王忠心从入伍时仅有初中学历,到退役前已是火箭军的“定海神针”,并曾七次受到领导的接见。他的部队战士都已经晋升为干部,而他却依旧甘愿扎根基层,“只长胡子,不长职务”。

  1999年,随着国家兵役制度的改革,导弹部队的领导找到了已经退役三个月的王忠心,将他紧急召回部队。当他回到熟悉的岗位时,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到那种失而复得的欣喜与感动。

  1986年,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,18岁的王忠心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部队,成为了一名志愿兵。按理说,他应该完成高中学业,但现实却是他成了部队里唯一的初中生。

  在那个年代,初中学历意味着他只能成为士官,永远无法晋升为团长或旅长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坚信,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,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。因此,他定下了自己的目标:成为一名出色的兵。

  他所在的导弹旅,是中国火箭军最早的一支部队,常被称为“王者之师”。尽管部队中人才济济,他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起点较低而自卑,而是努力钻研,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。

  面对复杂的电路图,他加紧补习物理;看不懂武器原理时,他熬夜攻克数学和机械专业书籍。尽管基础薄弱,但他凭借非凡的毅力,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,最终脱颖而出,成为了新兵中的佼佼者,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。

  上级为了鼓励他的学习精神,给了他一次军校考试的机会。对他来说,这无疑是改变命运的良机,他开始自学高中课程,拼尽全力争取再次上学的机会。

  终于,经过一年的努力,他顺利考入了第二炮兵士官学校,学习导弹测控。这个专业是导弹武器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门课程,涉及高等物理、微电子技术等多个高难度学科。

  刚进入军校,王忠心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很多教材对他来说如同天书。然而,他始终不曾放弃,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,最终拿下了两本专业操作证书。他熟练掌握了上千条操作规程和数十台精密仪器的使用,曾经让他感到困惑的电路图和气路图,再也难不倒他。

  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技术营担任测试技师,负责各种武器装备的质量把关。他的理论知识丰富,任何问题都能轻松解答。其他同批次人员在熟悉工作时,他已经掌握了另一个导弹型号的所有技术细节。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,他不仅成为了测控班长,还成为了全旅首个士兵测控指挥长。

  2007年,王忠心迎来了第一次实弹任务。他需要在发射之前排除故障,确保导弹顺利发射。面对复杂的线路和精密部件,他迅速展开排查,冷静应对,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,为演习的成功提供了保障。

  随着科技的发展,部队的武器装备不断升级,每次更新换代,往往都需要从头开始摸索新系统的操作方法。在这一过程中,王忠心总是最先适应新技术的那个人,成为了唯一一位精通19个导弹测控岗位的测试专家。

  有一次,部队迎来了一名新兵,黄锋,他是导弹测控专业的本科生。大家开玩笑说,王忠心的“第一”位置恐怕要被这位大学生抢走了。但王忠心并不在意,他认为能有更优秀的后继者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。不过,他依旧不服输,决心不让“第一”的位置轻易失去。

  果然,在一次严格的导弹测控考核中,王忠心以97分的高分超过了黄锋,继续稳坐第一的位置。但他的努力并非为了名利,而是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岗位的责任心。

  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退役的时刻终于到来。2009年,王忠心再次因服役期满而退役。但幸运的是,部队实施了新的制度,设立了军士长,服役期限延长至30年。于是,王忠心再次回到了部队。

  当他再次回到部队时,已经是一级军士长,这个职位在士官军衔中是最高级别,极为稀缺。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兵王”,他的地位几乎与正师级干部相当。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信息化,士官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,甚至有专家认为,未来的战争可能是士官主导的战争。

  “兵王”的价值也愈加突出。回到部队后,王忠心带领的班里有一位年轻的高材生王治基。这个高材生起初对王忠心的初中学历心存不满,觉得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怎能教导他。可是,在一次故障检测任务中,当王治基遭遇困难时,王忠心通过电话,仅凭描述便帮助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,顺利解决了故障。这一事件让王治基对王忠心心服口服,并开始虚心向他学习。

  几年后,王治基也成了导弹控制专家,荣获了“优秀指挥官”、“十大尖兵”等多个荣誉,并迅速被破格提拔为部长。

  2012年,王忠心在一次发射任务前坚持进行最后一次检测,发现了弹体的电缆故障。如果不是他坚持细致检查,发射任务很可能就会因为跳闸而失败。凭借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,他成功避免了潜在的麻烦。

  2013年,王忠心有幸亲自接受领导的接见,成为我国军队基层的代表之一。此后,他总共六次受到了领导的接见。直到2021年,领导在视察炮兵基地时,指着军史馆中的王忠心说:“这个兵我认识!”

  随着30年的服役期即将结束,王忠心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部队留下什么。在他看来,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这1300多次的设备操作经验。因此,他开始整理经验,探索出了一套“王氏学习法”,并参与了20余本军事教材的编写与修订。

  他还和自己的“弟子”们一起,探讨装备测控的难题,带出了217位一线人立下了军功。尽管他从不追求职务升迁,但他对能和这些后辈一起工作感到非常满足。

  2016年,尽管根据规定,王忠心应当退休,但由于部队体制改革和装备升级,他选择了延期退休。这一延,就延了四年。

  终于,2020年5月15日,王忠心在退休仪式上,郑重地向军旗和导弹行了最后一个军礼,并将象征着导弹号手身份的胸标和指挥旗传给了他的“关门弟子”赵洋。

  退休后的王忠心回到家乡,开始了安逸的生活,但他很快感到心里空落落的。在他静下心来享受家庭生活时,他发现自己依然放不下部队。

  2021年3月26日,王忠心成立了“兵王工作室”,开始为党宣传政策法规,帮助老兵解决生活困难,还将政府给予的荣誉奖励捐献出去。疫情爆发后,他和妻子坚守在抗疫一线次志愿服务,走访慰问了2500多名。

  他的女儿王扬也在毕业后选择了加入导弹部队,追随父亲的脚步,成为一名守护国家长剑的导弹兵。

Copyright © 2025 欧陆娱乐 - 优质平台服务,注册畅通无阻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